企业库 微信资讯

【行业信息】中国能源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

兰石资讯    2015/3/10  

联合国计划署国别主任白桦在“2015走进种植能源新时代——经济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对于可再生能源开发,中国已经处于xxxx的地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同时它也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在生物质能的研发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不仅是在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为整个世界的环境做出巨大的贡献。”白桦说。


在2015年国家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绿色能源,改善中国的环境,尤其是农业环境,尤其是现在提到的“三农”问题,这可以帮助中国顺利的转型。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中国任何一位大妈都会告诉你,要做一盘美味的西红柿炒鸡蛋,秘诀是先热锅再放油和鸡蛋。


等炒到可以放西红柿和葱花的时候,厨房里的谈笑声应该已经被炉火声掩盖。再加上煤气和袖子上的油污,这无疑是一项耗费能源的事情。



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做份“家常菜”就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不管怎样,中国的大妈们估计每天都要在厨房待上一个小时左右,从事这份让数亿人乐此不疲的工作。


但就在突然之间,中国开始质疑这项最基本“圣事”的可持续性。滚烫的炒锅以及花在上面的数小时时间原来是低能效的。


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家庭做饭消耗的能源是英国家庭的4.5倍。就连法国家庭用于烹饪的能源也不到中国普通家庭的一半。2010年中国家庭在“炊事”上的能源消耗量平均为327千克标准煤当量。


然而,最残酷和最令人受伤的是北京从这些数据中得出的结论。中国媒体说,虽然中国家庭的能源消费总量少于发达国家家庭,但中国大妈们“只要在厨房里少花点儿时间,就能成为世界上的节能模范”。


的确如此,但英国人如果能少花点儿时间喝茶,或许能够节约更多能源;而意大利人如果改为生吃意大利面,就能令我们所有人相形见绌。


不过中国似乎已经认识到,它的未来在于提高能效。过去一年中,尽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宽松措施,中国的经济增速仍然放缓,每一项新的刺激举措所产生的效果也在减弱。北京知道,它不可能只靠不断放贷来维持经济增速。


北京正在悄然为国家准备的中短期解决方案就是提高能效:虽然令人不快且具有颠覆性,但它很可能成为明年发布的新五年规划的主要支柱。


页岩油能源


据MarketWatch报道,中国能源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以及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正尝试复制美国模式大力发展页岩气能源项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在出席国际石油周会时表示,作为全球xx能源消费国,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页岩气年产量提升至30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现在仅为13亿立方米。陈卫东的上述表态意味着页岩气占整个中国天然气产量的比例在未来五年内将从1%升至15%。


陈卫东在国际石油周会发表演讲时说到:“去年中国国内新开采200口新页岩气井(由此使得中国国内页岩气井总数达到400口),这意味着未来近100年时间里中国对页岩气的开采和使用获得充分的保证。”与此同时,陈卫东还肯定了此前中国政府做出的减少对煤炭能源依赖性的工作目标。目前煤炭占到了中国能源消费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


包括中国首都北京在内的中国多数城市都或多或少遭遇到空气污染的问题,这也促使中国政府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进而使用更多清洁能源。


自2012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在计划对页岩气的开采和使用上进行改革,当时政府表示要有效利用中国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并为此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得中国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00亿立方米到800亿立方米。然而页岩气的开采难度超出了北京方面的预期,于是在2014年官方将上述产量目标调减至每年300亿立方米。


牛津能源技术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Fracking)高级研究员詹姆斯-汉德森(James Henderson)表示:“中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储备,但是要想将原生态的页岩气转换成可使用的能源还需要一系列转化程序,其中水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然而中国却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汉德森还指出中国国有能源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和创业精神,由此中国很难真正将美国发展页岩气能源的那一套照搬过来。


风力、光伏、水力等能源


日前,在绿色和平组办的“中德能源转型论坛”上,各路专家学者对中国能源转型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


“我常说为什么弃风限电啊,是因为谁发电谁挣钱,你不让火电发电,火电就挣不了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直言,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存在利益之争。


秦海岩表示,在哈密等“三北”地区,一些可再生能源项目还没怎么发展,火电基地就先建起来了。“如果这样搞下去,结果谈何调整啊?”秦海岩对可再生能源的未来表示担忧。


其实,在西北部一些能源大省,这种不同电源之间的利益之争相当普遍。由于远离用电负荷中心,当地丰富的电力资源难以就近消纳,只能通过外送通道输送到用电大省。


但现实是,外送通道建设远远赶不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这就造成了风电、光伏与传统火电抢通道的问题,如果给火电让位,弃风弃光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中国能源转型面临的困境,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Hans-Joachim Ziesing博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消费者对价格是比较敏感的,在中国的体制中如果没有价格信号,你不可能改变任何人的行为方式”。Hans-Joachim Ziesing认为,中国能源要想成功转型,电价必须改变。


“几年前德国对海上风电很便宜,当时觉得很简单就能传输过来,现在我们把海上风电又重新定价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调整”,谈及中国的电价政策,德国xx环境署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处处长Harry Lehmann博士从德国能源转型的案例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Harry Lehmann认为,电价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适时调整,“我们要找到电价合适的范围,某些行业电价要高,如果这个行业用电过多、负荷过大,就要给出电价的提高信号”。


内蒙古电力公司电力调度主任候佑华表示,前几年一些可再生能源项目争先上马,核心问题就在于价格引导。“现在光伏也是大家一窝蜂的上,也不考虑需求,它本质上也是一种价格的引导”,候佑华认为,要想成功实现能源转型,就要设计一个合理的电力价格体系。


“真正决定能源走向的是能源价格,所以只有市场化的价格体系,才能真正使你的能源体系走到合理的和你想需要的方向上来”,候佑华说道。


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市场经历了价格的剧烈下跌。以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为代表的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从每桶100美元以上的高位下跌到近期的接近每桶50美元,累计跌幅达到50%。


中国舆论普遍认为,作为世界主要的原油进口国,本轮原油价格暴跌对中国是极大的利好。但对中国而言,国际油价暴跌对中国能源转型也存在潜在风险。


油价下跌将会刺激油制品的使用,给中国造成更大的能源和环境压力。例如,大排量汽车将会重新变得具有吸引力;原本在高油价下不具有经济性的生产领域将会重新被考虑。


这样的结果是,有限的石油资源将有可能被用于低效率的用途。这些将会使中国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达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


石油价格的下跌可能会阻滞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势头。在过去5年间,高油价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一大批新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而未来几年将是许多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能源使用方式大规模转变的关键时期。


在中国,以太阳能、风能、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在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上取得国际领先地位。高油价,不仅为投资这些新技术带来巨大商业价值,也间接地提供了发展新能源的舆论和政策环境。


反观自1986年开始的长达20年的低油价,一批在70年代石油危机中催生、当时被认为极有前途的新能源技术,在这期间并没有机会得到持续投资进而商业化,很多就此偃旗息鼓。


中国当前能源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为需求过于旺盛、供给持续不足、能源价格扭曲、经济结构较重、能源安全备受威胁以及能源负外部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能源中心主任郑新业表示,当前能源革命的主要目标为确保能源供给、应对价格冲击、调整经济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治理环境污染。


转自/文章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技术支持:免费b2b网站   [免责申明]   [举报]    立即注册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