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微信资讯

【行业锐点】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出炉 未来10年将迎黄金期

国亨三星工作机械    2015/3/10  

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国亨三星工作机械ID:samsungGM

编辑:国亨三星工作机械  时间:2014-11-11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日前表示,工信部将组织制订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和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xx市场占有率达到45%以上。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认为,随着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我国已成为全球xx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目前国内在建机器人工厂超过30个,未来10年将是国产机器人的黄金发展期。

  绘制机器人技术路线图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表示,随着新一轮技术的发展,全球制造业正在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大量应用在汽车、医疗、纺织、机械乃至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

  曲道奎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目前全球面临着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无论美国的制造业复兴计划还是欧盟的工业4.0战略,机器人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未来,“机器人+互联网”的数字化生产方式将极大地改变制造业。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全球先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和服务等产业领域的应用可创造1.7万亿到4.5万亿美元的产值。

  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仍将快速增长,年增长达到25%以上,到2017年市场销量将达到10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超过40万台。

  尽管中国市场前景广阔,但仍有不少问题值得警惕。苏波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中国机器人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仍存在技术基础薄弱、关键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标准体系、市场培育等多环节明显滞后,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尚未形成,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等问题。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中国市场,外国机器人巨头处于明显的垄断地位。其中,瑞士ABB、德国库卡等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销量占比在70%以上,而国产机器人只占1/4的市场,且国产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也长期依赖向外资购买。

  苏波认为,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体的机器人产业,既可通过智能化生产让厂商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制造水准,也可以从容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这正是xx中国工业高成本、低附加值、环境资源制约等因素的xxxx。

  为此,他表示,工信部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行业发展,同时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组织编制我国机器人产业行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明细表,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扶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xx市场占有率达到45%以上,基本满足国际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苏波如是说。

  未来10年是黄金发展期

  苏波告诉记者,以机器人为代表的xx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的标志,中国机器人技术、产业起步较晚,要跟上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步伐,必须加快推进,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而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增长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国产机器人也正在加快追赶的步伐。

  南昌大学教授张华是江西省焊接机器人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无轨道全位置爬行式焊接机器人、弯曲焊缝跟踪自主移动机器人、平面自主移动焊接机器人和水下焊接机器人。其中,水下焊接机器人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之一,结合机器人技术与水下焊接技术,开发了用于水下焊接的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了大型构件水下自动化焊接问题。目前其已在九江同方江新造船公司完成深水焊接生产现场试应用。

  据曲道奎介绍,截至今年9月,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约420家,各省市在建机器人工厂超过30个。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用工荒蔓延,我国已成为全球xx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近10年来,国产机器人成本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而劳动力成本则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前者的比价优势愈发突出。在资本市场上,具备机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达40多家,部分xxxx如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3亿元,同比增长近33%。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总量很大,但我国的机器人密度非常低。统计显示,万名工人的机器人拥有量,中国是23台,全球平均水平是58台。曲道奎告诉记者,“我国99%以上的工作还是人力在做,未来机器人替代1个百分点,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他预计,未来10年将是国产机器人的黄金发展期。

  那么,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会不会对传统劳动力的就业形成冲击?对此,曲道奎对记者表示,从德国、韩国等国的实践看,机器人保有量的提升并没有直接导致失业率提高。低层次的劳动岗位被机器人替换,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机器人将促进我国就业的转型升级,企业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加强对机器人专业人才的招募培训,以及对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进行变革。

技术支持:免费b2b网站   [免责申明]   [举报]    立即注册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