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中国制造业左右逢源,对外得益于劳动力价格的成本优势所向披靡;对内,则有赖于国人观念的落后和市场的饥饿,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低,便宜就行。春节的时候一个新闻大火,就是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疯狂采购小家电,其中以电饭煲和马桶盖尤为抢手。看的时候我妈就问我,这一万多块钱的电饭煲和咱家的电饭煲相比,煮出来的饭味道会不一样吗?嗯,肯定会不一样,但差距绝不会有一万块钱那么大。
当我以为这就是个家长里短的话题时,没想到这话题发酵了,成为了一个关于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严肃讨论。而这讨论也延续到了两会上来。对于中国游客青睐日本马桶盖等境外商品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表示,其中有收税、营销因素,也有市场价格和质量问题,需要重视,国内有能力设计、生产、营销更多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有记者问:您到日本买过马桶吗?邵琪伟笑称没买过。
关于这个话题,有这么几个声音,其中一个是,中国家电的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了,而且更加适合中国消费者,根本没必要舍近求远去花大价钱。比如西安的一个企业家马悦就直言:“中国智能马桶盖的技术不弱于日本,更适合中国卫生间的使用条件。”马悦在公开信中说,日本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他们不会考虑产品过滤功能,但我们需要;日本的卫生间和洗浴间是严格分离的,因此不会考虑产品防潮和因此带来的安全问题,而中国不少家庭的卫生间肩负洗浴功能,干湿不分;更有,日本的电压是110V,而中国是220V。
既然如此,为什么消费者还舍近求远呢?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在“还债”:“为什么中国人到日本去买电饭锅?一是因为我们的工艺可能没有别人的精度高,技术上可能不如别人,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过去企业的不诚信行为,假如他过去上过当买过你质量不好的电饭锅,他现在怎么相信你,这导致企业今天为自己过去的不诚信买单。”
董明珠代表能够直面中国企业的顽疾固然值得赞赏,但她前一句用两个“可能”来淡化技术上的差距就多少有些避重就轻了。那些去日本淘家电,去德国买厨具的游客,看重的就是“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的字样,这两个词基本上已经被世界人民跟精工细作、匠人精神这样的词画上等号了。相比之下,“中国制造”就往往带给人以廉价、低附加值这样的印象。
即使如新闻所说很多日本商家卖给中国游客的家电其实都产自中国,消费者也倾向于认为那是日本核心技术和质量标准下的产物。日文版报纸《中国经济新闻》的创办人徐静波对此评论说:中国制造的危机,并非在于外资的撤离,而是自身研发技术的短缺。一个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业是空中楼阁。所以希望本次两会,应制定出最有力的扶助技术研发的政策,包括金融倾斜与减税松绑。
经济学者刘远举的评论把“技术短缺”这几个字给分解了:“这些看似简单的产品其实并不简单。塑料件的紧密,背后是注塑技术;判断水温与气压,机器的智能要依靠传感器与软件;而耐用性则与材料、热处理等相关;这些环节都搞好了,xx还要依靠装配线上工人的技能与责任心。而且,既然是商品化生产,从研发到生产到装配,还得在一定成本之下,所以,一个电饭煲,一个马桶盖背后,是国家产业链的整体实力。”
然后话说回来,“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带给“中国制造”的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棒喝,同时也是一次榜样树立。如果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两个词也曾经是质次价廉的代名词。早在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要求德国出口的产品必须打上“德国制造”的字样,好让英国消费者知道这是来自德国的劣等货。而日本货在美国最初也基本上是这个处境。接下来就是不懈的努力和产业升级。而这也是我们的制造业要走的道路。
过了20年的好日子,中国的制造业遭遇了困境。首先是成本优势没有了,印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开始抢我们的生意;然后渠道优势也丧失殆尽,过去企业打造的各种营销渠道被强大的互联网电商一一踏平;然后各种产业转型、腾笼换鸟的呼声甚嚣尘上,这让传统制造业很恐惧,往哪儿转?智能机器人?3D打印?不懂啊。这时候,德国和日本告诉我们,还是过去的产业,还是在生产电饭锅、菜刀和挖掘机,但它仍然有广阔的市场。财经作家吴晓波说:“从电饭煲到马桶盖,都归属于所谓的传统产业,但它们是否”日薄西山“、无利可图,xx的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上,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陷入困境的制造业者,与其求助于外,到陌生的战场上乱碰运气,倒不如自求突破,在熟悉的本业里,咬碎牙根,力求技术上的锐意创新,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xx一公里。”
于是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一万元的电饭煲和几百元的电饭煲有什么区别?从其本身价格与功能的对比来讲,其效用的边际提升并不高。但人们愿意为这一点点提升而买单。这甚至不是冲动消费,而是一种理性消费,这是一群性能偏好者,他们已经不能忍受质次价低的低端商品了,他们愿意为新技术和精工细作花钱。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中国制造业左右逢源,对外得益于劳动力价格的成本优势所向披靡;对内,则有赖于国人观念的落后和市场的饥饿,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低,便宜就行。但如今,这两个优势都渐渐成为历史,外面更便宜的竞争者来了,而国内新一代的消费者也变得挑剔起来。就像《北京晨报》的评论所言:早有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的放缓并非供给过剩造成的,而是供给不足。这种供给不足不是指锅碗瓢盆等低端商品,而是货真价实、有里有面的中xx商品。
中国制造为何能称雄世界?经济学者陈兴杰指出一个很少人提的条件:“中国人口众多,分工细密,市场广大。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525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经过长期协作,中国经济形成高度的规模化分工,产业集群的效益就是成本降低。这也是近年中国工人工资领先越南、菲律宾等国,企业家却不愿搬迁的原因。中国的基础设施、工人熟练程度、企业之间的协作已高度成熟,成本反而更低。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最宝贵的动力。”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制造的质量提升上去,我们将重新获得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