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的选择
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我特别喜欢柔和的光线如水一样静静漫过物体的感觉。看着它们被乖巧放在眼前,就会感觉好像时光被悄然凝固,岁月如此妥帖安放,并且轻轻披上了生活的的光辉。
仔细观看下图,光线如水漫过餐具,是清晰自然的层次感让一切显得真实、静谧。
那如何制造这样的光线效果呢?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我通常的做法是:寻找单一的光源。 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打造画面层次感的方法。而通透感从何而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通透感其实就是清晰的光线层次感。
如果你选择自然光,就可以尝试关闭屋内的灯光。如果你选择灯光,就可以选择拉上窗帘,并保持一个时间只有一盏灯亮,当然这盏灯的亮度要足够支撑你的快门速度:
如下图:自然光线照明,可以感受到从远到近光线越来越暗,直到在碗底留下阴影。(远处的白色就是窗帘,它像一个柔光罩把窗外的阳光过滤得柔和易用)
如下图:这是一个依靠灯光照明的例子。单一的光源依然在杯子的前上方,所以整个图片上部少量,下部以及杯子后部落下阴影,光线的过渡层次给图片赋予了柔和的层次感和通透感。
通透感(即明显的光线层次感)
如何营造呢?
单一的光源带来明显的光线层次感,层次感带来画面的通透感。
即你可以明显看出这个由明到暗的过程,高光部分和阴影部分都清晰可见(白话解释就是该亮的地方亮,该暗的地方暗,不要让多余的光源去扰乱原本清晰干净的光线层次),这就是一张通透感较好的照片。根据上面的过程,大家可以自己分析一下下图,感受桌子从远到近的明暗过渡,感受碗沿到碗底的明暗过渡。
作品欣赏:
四种最常用的视角(机位)
1、你的视线垂直于桌面,桌子上的一切一览无余。
称之为“全角度”示例如下图。
2、我们可以把上一个例子想像为你是站立着看桌面,那此刻我们慢慢屈膝下蹲,你的视线渐渐同桌面成了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在45度-90度之间。称之为“高角度”示例如下图。
3、蹲了一会也许腿酸了,于是你找了一把凳子坐下,此时视角更低了,视线同桌面形成的角度越来越小,在0度-45度之间。称之为“低角度”示例如下图。
4、xx一个机位,可以类似于想像把相机放在了桌面上。 此时视线和桌面平行。称之为“零角度”示例如下图。
关键词:临场感
认识了“全角度、高角度、低角度、零角度”四个常见机位后,你发现哪个角度能带来最强的临场感呢?
高角度和低角度是xxx日常肉眼看到的世界,毕竟很少会有人总是探着身子俯瞰桌面或者趴着把脸贴着桌子观看。当然,也正是因为俯瞰(全角度)和贴视(零角度)的不常见,让这些视角(机位)的图片总带有些许独特和别致。各个机位如何合理搭配使用,就看镜头背后你的个人偏好了。
请观察下面两张图片的视角,图一为高角度,图二为低角度,感受这两个角度搭配使用对于现场的还原作用。
视角只分不同,没有好坏。每种机位带来的临场感也都有不同,掌握他们不同的特点,找到并选择xxx自己日常视角的那个机位,就是一个静物摄影师的良好起步。
确定拍摄对象
从哪里入手开始拍摄第一张静物照片呢?
“从一张照片拍一样物体开始”
还记得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么?从最简单一个物体拍起,把它作为主体拍好拍透,慢慢再加入二号三号主体,这就是一个容易上手的起步过程。
下面介绍四个迅速上手拍好xx主体的方法:
1、简化背景,让画面里只有你要拍的那个xx的物品。
2、如果你无法获取一个干净的背景,那就足够靠近你的主体,让它撑满这个画面,牢牢吸引住读者的视线。
3、如果你拥有一个大光圈镜头,比如佳能的50 1.8入门定焦,你就可以尝试方法三了。开大光圈虚化背景,让画面里xx清晰的部分就是你的主体。
下图是个高角度拍摄的例子,xx的光源是从右手边的窗户进入。
4、熟练掌握了上面的方法后,进度好的可以尝试方法四。
通过观察或调整现场光线,或者采用一定的后期手段,让你的主体成为你画面上xx明亮可见的部分。
下图是一个低角度拍摄的例子,xx的光源从拍摄者的前方进入。
为什么要选择低角度呢?
因为光源在我们前上方,压低机位可以减少进入镜头的光线量,从而营造出周围昏暗,而蛋糕明亮的效果。当然在这里,蛋糕上的白色奶油也起到了很好的配合反光效果,促成了这个局部明亮的结果。
看完四个方法,我们不难发现,方法1和2是直接明了的让画面上只有一号主体,有点所谓的简单粗暴。而方法3和4相对迂回婉约,3是通过清晰和模糊的对比让读者的视线只停留在一号主体上。那方法4就是通过明暗对比让读者的视线聚焦在一号主体上。在我们练习的时候,就按照1、2、3、4这个步骤逐渐加大难度,也是不错的切入过程。
关键词:拍摄的切入点
拿起相机面对一堆盆盆碗碗,不知该从何入手去组织画面,是大部分第一次接触静物拍摄的小伙伴碰到的困惑。
所谓切入点,一定是一个“小点”,一个“简洁、单一”的对象,这个对象,也就是你拍摄的主体。拍好这个主体,你也就保证了你的画面言之有物,避免了凌乱和含糊。养成这样的习惯,就给未来更复杂多样的画面,打下了良好的拍摄基础。
所以,切莫从繁切入,一个“简单、xx、明了、清晰”的主体,就是一个理想的切入点。
色彩的搭配
静物影像和随手拍的区别,可以近似比喻为某样物体的“艺术照”和“生活照”区别。
而所谓画面感,就是指让照片看起来像一幅美术作品(画)。
还记得小时候美术课时我们都是怎么画画的么?第一步,就是根据脑海中对今天作业的想像和预设,从水彩笔盒子里找出今天要用的彩笔。
拍照亦是如此。所以第一步,就是打开你的冰箱、碗柜、道具抽屉,拿出今天你要入镜的物品(彩笔)。很多童鞋觉得照片的色调由后期调色决定。其实不然,你画面的颜色,早在你翻箱倒柜找碗找筷子找桌布的过程中,已经被决定了。
那要怎么挑选入镜的色彩呢?也就是说如何控制画面的色调呢?
这里介绍三个常用的基础色彩搭配方法。
1、只选用同一色系。
这是最易上手见效最快的色彩搭配方法。在按快门前,审视你眼前的桌子,把不和谐色彩的东西取走,只留下单一色系的道具,可以深深浅浅,可以多多少少,只要色系保持一致,画面就有了整体感。
如下图:报纸背景、餐垫、面包、龙眼,叉子,画面上基本所有物品都保持了棕色调。
2、采用大面积色块进行撞色。
相比方法1的和谐舒适,方法2走了另一个极端。采用大面积的色块甚至是对比色进行撞色,让画面充满生气。
注意:
a、色块种类不宜太多。
b、色块大小不宜相差太大。
c、尽量减少撞色色块以外的杂色面积。
3、基础色系加点缀色。
这其实是方法1的升级版。在单一色调的基础上,加入另个色系的小色块进行点缀。注意:点缀部分不宜过大,增加的颜色要和基础色系有一定差异。
如下三图:稍加观察不难发现,图一为棕色系+蓝色点缀;图二为米色系+红色点缀;图三为棕色系+黑色点缀。
关键词:画面感
画面感主要由构图和色彩决定。
具有整体感、和谐的色彩运用,可以迅速提升你作品的视觉愉悦程度。
远离凌乱无序的色彩,你的照片也就远离了生活照的感觉,向艺术照迈进了小小的一步。这里介绍的只是最基础简单的搭配方法,网上有很多很不错的色彩搭配教程,多看多记,不知不觉你的照片就会有了质的飞跃。
场景的构建
拍摄静物的一大考验,总是怎么摆都不满意,想要搭建一个理想的场景往往无从下手。在第三课中,我们介绍了如何从拍好一个单一物件起步。可总不能永远只拍一样物品吧,在初步掌握了光源选择、机位摆放、色彩搭配等基础知识后,开始进入静物场景的构建。
我自己常用的场景构建法有两种:“由点及面”法和“由面及点”法。在今天的第五课中,我们先来看看“由点及面”法。
构建前提(非常重要):确定今天的拍摄主体
构建过程
谨记在整个由点及面的拍摄过程中,始终要记得你的主体是什么,始终要让它在你的画面中占据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位置,切莫本末倒置,导致画面传达的信息含糊混乱。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的拍摄主体是奶油蛋糕。
步骤一:确定拍摄主体并为它拍摄单人照。
步骤二:引入主体奶油蛋糕的小伙伴:普通蛋糕、面粉刷和蛋糕刀,但是注意主次分明。
(这里的报纸可以视作背景,作用同桌布餐垫)
步骤三:拉远镜头,进一步完整记录整个场景。在机位选择上,这里多用“全角度”和“高角度”。谨记你的拍摄主体,并让它始终处于画面的重要位置。
由此,就完成了一个“由点及面”的拍摄过程。每个步骤拍摄2-3张,你便完成了你的第一组静物摄影。
关键词:画面的注意力
这里的注意力是什么意思呢,是想提醒童鞋们在任何一个步骤里,都请把镜头专注在你的主体上,始终不忘自己的拍摄中心。如果你需要用明暗、虚实对比,那你的主体应该就是明亮、清晰的那个。如此,你方能保持整组画面的内容表达清晰。
同时,这个方法也避免了让镜头背后的你无从下手,因为你有了稳定的注意力也就意味着你有了清晰的拍摄方向。你始终明白你要拍什么。
————————————————
这里是思美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为工模具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提供CAD/CAM集成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Cimatron集团
(NASDAQ和TASE代码:CIMT)
如果信息对您有用,请您帮忙分享信息。
www.cimatron.com.cn
微信号:cimat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