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游族网络宣布了游族影业的成立,并计划将xx的科幻小说《三体》改编成6部电影搬上大屏幕,同时改编自《三体》的游戏也正在开发中,这使得许久未有波澜的中国科幻界沸腾了好一阵子。
影游联动引发粉丝争议
刘慈欣所著的《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之作”,这样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游戏,很难不引发争议。期待的人认为中国科幻文学在沉睡已久后终于开始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了。但也有不看好的,认为中国科幻游戏市场狭小,相比好莱坞,相对薄弱的影视拍摄水平也不足以造就一部科幻大片。
当然,花了大价钱买来《三体》版权的游族显然不会因为些许争议就停下脚步。上个月底,游族网络联合游族影业共同建立了《三体》官方社区,搭建与粉丝沟通平台,从中征集小说改编电影及游戏的粉丝建议。
游族网络董事长兼CEO林奇此前曾表示,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性,整合优质的资源开展《三体》IP的影游联动,并指出关键点就是“以粉丝为本”,鼓励粉丝参与到《三体》电影、游戏的生产过程中,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
从影视到手游要平滑过渡
“计划中将推出5到6款改编自《三体》的手机游戏,而游戏的类型也将实现涵盖经营类、射击类等类别的全覆盖。”游族网络VP方师恩在上月底GMGC主办的以“游戏与影视的碰撞”为主题的沙龙中这样说。
方师恩认为从改编游戏在国产电影类型选择上,通常是动作、喜剧、动画三者占其一,这与国产商业电影的成功类型较为吻合。国产的历史、战争和悲剧爱情题材影片虽然在商业上也有不俗的表现,但这类较为沉重或是内涵深刻的电影作品显然还不适合节奏快、体验浅的手游市场。
对于正在开展的对《三体》的改编计划,方师恩显得很有信心:“热门IP对于吸引流量和营销的作用显而易见,但计划中的改编游戏并不仅仅是对电影剧本的生搬硬套,也不是为《三体》电影推出的一个营销工具,而是一个与电影深度结合的长期运作模式。”他认为,知名电影IP对于手游吸量和营销的作用显而易见,用户识别度越高,越容易提升代入感,并精准覆盖受众玩家,对游戏前期导量效果明显。手游的体验性强,这两者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并且可以资源互补,可以得到长久的延续。
当天到场的另一位嘉宾是野火游戏VP华璞,野火游戏在去年年底发布了电视剧《龙门镖局》的同名手游,游戏以定制玩法和搞笑设计深入结合IP,并在玩法中加入赞助商系统,将现实中的厂商置入游戏,搭建了游戏中的B2B合作平台。
对于游戏与影视的结合,华璞强调会牢牢抓住人物的关系,用情感唤醒玩家的共鸣。同时还会用镖局的故事来串联场景,使游戏影视结合得更加xx。对于游戏的改变,华璞还特别谈到了游戏的“文化属性感受”,他认为如何让玩家平滑的实现从影视作品到游戏的过渡,是每一个改编自影视作品的手游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作为应对,《龙门镖局》游戏上线后野火游戏还会针对游戏玩法定制10集番外微剧进行联合推广。
影游结合与游戏设备的变迁
在中国手机游戏与电影同时进入高速增长期的时代,随电影应运而生的同名手游也逐渐成为了一股时尚潮流。
实际上在手机游戏尚未崛起、PC与家用主机唱主角的时代,游戏开发商就开始尝试将电影改编为游戏。包括《星球大战》、《异形》、《蝙蝠侠》和《阿凡达》都曾在游戏市场焕发过第二春。而《魔戒》系列以其恢弘的史诗氛围、庞大而严谨的世界观与荡气回肠的剧本为众多游戏开发商所青睐,经改编诞生的游戏作品超过了20部。
除了从影视向游戏的延伸,诸如《生化危机》、《古墓丽影》这样的经典影视作品也是由游戏改编而来。尽管在这个时期也有不少被如潮恶评充斥的蹩脚作品,但无论是游戏到电影,还是电影到游戏,摄影机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赋予了这些导演和设计师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是这一时期电影与游戏作品整体高质量的基石。
而随着智能手机高度普及,手机游戏正迅速蚕食着传统游戏产业模式的市场份额。日前,市场研究公司NPD集团曾发布报告,在2014年内,玩家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玩游戏的时长超过2小时,比2012年数据(1小时23分钟)增长了57%。尽管传统的游戏设备并未被xx抛弃,但不可忽视的现实是手机与平板电脑正在成为游戏的主角。在这种趋势下,游戏与影视结合的主战场也转移到了移动平台。
近两年,由电影改编而来的手机游戏可谓不计其数,包括《笑傲江湖》、《冰雪奇缘》等等。老牌开发商Gameloft操刀改编的《神偷奶爸:小黄人快跑》是其中成功者的代表,它在去年1月上线后,一年时间在iOS中国区累计游戏下载量超过了750万,在美国Google Play上线半年下载持续在Top10之内。
与之对应的是《变形金刚》同名手游的窘境,这部由炫目xx和扣人心弦的故事结合而成的电影被改编成了一款俗套的跑酷游戏,低劣的画质和过于繁琐的操作使其即便有着电影的强大光环,也只能交上惨淡的答卷。
由电影改编的跑酷游戏还包括《分手大师》和《心花路放》等等,过低的准入门槛和较短的制作周期注定了游戏不堪一击的品质,终究玩家们记住的永远是《神庙逃亡》,这些低劣的仿制品从诞生之初就决定了它们被玩家遗忘的命运。
最容易被游戏开发商忽视的问题是并非所有类型的电影都适合与当下xxx的游戏类型结合,上文中《神偷奶爸:小黄人快跑》与《变形金刚》迥异的发展道路是最简单不过的诠释。《神偷奶爸》清新明快的风格显然更适合跑酷类手机游戏快节奏与轻度体验的格调,但《变形金刚》的影迷更愿意的看到的肯定是电影中的炫目xx与恢弘剧本在游戏里的延伸,而不是毫无诚意的跑酷。
IP并不是xx灵药
进入2014年,知名IP的争夺战成了手机游戏行业的新趋势。所谓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版权,即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在游戏行业中,主要涉及的就是著作权,所以有时候会把“IP”与“版权”划上等号。正版优质IP价格不断的提高,让业内外对于拥有一个优质IP在游戏中的地位越发重视。
而IP价格的不断提升,也变相推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老牌发行商通过收购大大小小的游戏开发商正在重新划分手游市场的版图,2013年下半年,一部热门网络小说的手游版权只有100万元左右,如今这个数字是200万元到500万元。而比起国内IP,海外IP不只价格高,也更难拿到。以日系动漫IP为例,因其版权结构严谨而复杂,同时对文化传承等也有颇高要求,使国内开发商想要取得日系IP游戏改编权难上加难。而欧美的IP在国内的受众面终究还没那么大,发行商购买欧美IP势必会让自己承担一定的风险。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整个游戏行业的生产经营总收入约为123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游戏内道具购买付费成为手游收入主流趋势,因此游戏盈利周期被无限期拉长;而影视作品在短时间内积累的高人气使得由其改编的游戏在尚未诞生的时候就领先了竞争者一个身位,这也是发行商对影视IP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档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被改编成手游,曾高居iOS中国免费榜第一数日,再到搬上大荧幕,春节票房突破6亿元大关。同样是综艺节目的《中国好声音》,其同名手游取得的不俗成绩不得不让人感慨知名IP引导的影游互动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然而无法回避的现实是,这些带有明显赶工痕迹的强IP游戏往往一开始就带着浓重的“捞一票就走”的印记,冷饭炒来炒去,也势必会令玩家感到厌烦。热门IP固然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相当的流量,但快餐式的消费显然有悖于玩家xxx的诉求。想要让游戏的黏性变大并能够留下大多数的玩家,最终依靠还是游戏本身的质量。
游戏发行商需要认识到的是IP也并非xx,放眼市场中的强IP游戏,并不是靠着IP的影响力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而对于影视公司来说,如果影视作品本身不够强、覆盖面不够大,据此改编的手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并不会有额外优势。
数据显示,2013年底与成本同价的IP版权,能够提升手游40%左右的吸量能力,而对于次日留存等指数的影响力更高。但在2014年4月之后,同价IP版权对于手游吸量的提升影响已经不足原来的一半。可见对于IP的力量,影视圈和游戏圈未来都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