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 公司动态 专题报道 业界资讯
冷冻冷库行业未来发展前途一路光明
浏览:127
时间:2021/1/12

 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冷藏库建设出现一个现象,新建了一批由多座单位万吨级冷库组成的“冷库群”,这对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行能耗,规范管理都是有利的,并形成了我国数家冷藏行业的“航空母舰”企业。

 

 但随着我国食品结构和包装形式的变革,特别是小包装食品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冻结方式有了重大变革,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广为采用的间歇式、慢速的库房式和搁架式冻结间已改为采用快速、连续式冻结装置(隧道式、螺旋式、流态化等)为主。冻结室的温度已从-33~-35℃降至-40~-42℃,因而加快了冻结速度、提高了冻品的质量。

 

 


 

 

 

 以往,大中型冷库基本上都是采用集中式的液泵强制循环供液系统,近年来,对多种蒸发温度要求的食品冷藏库,分散式的直接膨胀系统由于具有系统简单、施工周期短、易于自控等优点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现代化农业建设,文件中指出,加快构建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冷库建设即将迎来新一轮建设、改造高潮。什么样的冷库是国家扶持的方向呢,笔者建议大家多xx近期国家发布的一些政策,从这些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国家对冷库的发展、建设给出的指导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新鲜度和营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食品安全的xx程度不断提高,加快发展农产品组合式冷库,土建冷库,冷冻冷藏库等冷链物流已经成为提升农产品消费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必要保证。居民对冷冻冷藏产品的需求比重也相应越来越高,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对外进出口业务的不断扩大,都为冷冻冷藏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同时,受到生鲜农产品集中上市后保鲜储运能力制约,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发展农产品组合式冷库,土建冷库,冷冻冷藏库等冷链物流,既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间接节约耕地等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

首页 联系电话 QQ咨询 联系我们